找到相关内容20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》神秀偈

    著境生灭起,如水有波,即是于此岸。离  境无生灭,如水永长流,故即名到彼岸,故名波罗  蜜。”  “邪心是大海,烦恼是波浪,毒心是恶龙,尘劳是  鱼鳖,虚妄即是鬼神,三毒即是地狱,愚痴即是畜生,  十善是天堂……除邪心,海水竭,烦恼无,波浪灭,毒  害除,鱼龙绝……”(《坛经》)  上面例子中的喻体,不止为了说明本体的性质而施设的形象陈述,且是推理过程中的有力部分。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,北秀南能在说法...

    刘楚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363982.html
  • 六祖《金刚经注》残文研究

    邪心不定,见趣堕阿鼻。起心修心,妄见是非,内不契无相之理,名为有色。内心守直,不行恭敬供养,但言直心是佛,不修福慧,名为无色。不了中道,眼见耳闻,心想思惟,爱著法相,口说佛行,心不依行,名为有想。迷人...王太子祗陀树,是祗陀所施,故言祗树。  口一切者,总标也。次下别列九类。  口卵生者,迷性也。胎生者,习性也。湿生者,随邪性也。化生者,见趣性也。迷故造诸业,习故常流转,随邪心不定,见趣堕阿鼻。起心修心...

    刘斯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1666066.html
  • 禅宗的譬喻

    譬喻。宋明时期,更有《十牛图颂》的文本问世。胡文焕云:“《十牛图》者,盖禅宗托喻于此,以修心证道者也。牧童即人也,牛即心也。”  禅宗语录中也有暗喻的例子。《坛经》:“人我是须弥,邪心是大海,烦恼是波浪...了高山、大海,海水波澜中有恶龙、鱼鳖在翻腾。如果使这翻腾之心平静下来,做到“无人我……除邪心……烦恼无……毒害除……三毒除”,终究会进入“内外明彻,不异西方”的境界。  在禅宗中还有曲喻的运用。曲喻是...

    张胜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1466726.html
  • 明中叶朱子学与阳明心学的对峙

    资质,志向甚正,只为择义不精,以陷于过差而不自知者有矣,如杨、墨、释氏,岂有邪心哉?”[1]1229张岳把王阳明之正心同心之邪正合在一起说,以为没有邪心仍未足以辨公私义利,不知阳明之“正心之不正以归于...

    陈代湘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093347.html
  • 罪大恶极 莫过口业

    知识,于非法中生和合想。  四者、执著我相,不生正见,随彼邪心,作诸过失。   须菩提!由是四种因缘故,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而生毁谤。须菩提!是故诸善男子、善女人,当于诸佛所说正法起净信解,勿生...

    昙影法师编著

    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821291811.html
  • 邪淫的果报(堪布益西彭措)

    鬟倒地而醒。   符秀才虽然身口未作邪淫,但内在邪心炽燃,所以他所造的是集而未作之业,由此意业不清净而感恶趣的果报。   夫妻行淫,如果行之非时、非处,亦会在现生产生恶劣的后果。兹引《寿康宝鉴...

    堪布益西彭措 著

    邪淫|戒淫|报应|因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359242196.html
  • 戒淫修福保命·家室篇

    贵池县)闹水患,很多人被困于洪水中,在驾舟救人的舟群中,有一小舟救起了一名少女,这个驾舟人见少女甚美,因此见美色而起邪心,想趁人于危,纵情任意,欲染指少女;女孩极力挣扎,掉入水中,少女因为害怕被其污辱,遂...

    佚名

    戒淫|命运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2346173371.html
  • 学佛人的心

    会产生不好的心态,而远离慈悲心,有魔心邪心。  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,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,慈悲心会暂时消失,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,慈悲心愈大才对。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,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...

    药师山 紫虚居士

    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1936127850.html
  • 关于僧团建设的一点建议――就僧俗混乱现象而言

    不堪触者,不如不为。何以故?执持不勤,反为害故。汝等今者,信于业报,有惭愧心。惭愧因故,除灭过罪,增长善根。…….又告比丘,宁割身肉,以用供口,不以邪心受人施也”。(T17, p584c)由此可见,...

    幻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3842657.html
  • 六祖与《坛经》思想

    乃法尽在自心,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。  六祖的禅法体系中,对"心"是个十分重要的概念,如集中体现了南宗顿禅的般若思想特色。比如在《坛经》中,有关心的概念有自心、本心、自本心、妄心、邪心、直心、清净心...

    释宗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2350607.html